為什麼不能對兄弟姐妹家的後代太好?背後真相曝光,原因讓人唏噓!

2025-11-09 -

歷史著名政治家曾國藩曾說過:“兄弟和,雖窮氓小戶必興,兄弟不和,雖世家宦族必敗。”

本著這樣的世代觀念,很多人對兄弟姐妹都照顧有加,力求一個團結友愛,相互扶持。

對他們的孩子也是愛屋及烏,不僅視如己出,甚至有時候比自己的孩子更照顧幾分。

如果你也是這樣,建議你趕快停止這種行為,不要對兄弟姐妹家的後代太好!

原因很殘酷,但也很現實,別不信!
sunrise-580379_1280
1
對於別人家的孩子
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

如果一個人非常疼愛兄弟姐妹的孩子,那代表這個人心地非常善良柔軟,值得深交。

但如果放在自己身上,勸你一定要把握好這個“度”。

南北朝著名政治家張融說過,“衰為盛之終,盛為衰之始。”朝代的興起是如此,我們對兄弟姐妹孩子的愛亦是如此。

這種愛是錦上添花,是同胞情的附加值,而得到的回報往往是不成正比的。

不信想想小時候極其疼愛你的長輩,你可曾為他們做過一頓飯,可曾在他們生病時去探望,可曾經常打電話問候?

這很殘酷,卻很現實。

自己的孩子尚且要高飛遠去,更何況是兄弟姐妹的孩子。

等你躺在床上需要照顧的時候,侍奉在側的多半是你的老伴,你的子女,而兄弟姐妹的孩子,不過是逢年過節來探望一下罷了。

聰明的人,都會把握好這個“度”,與其花費過多的時間財力,不妨多疼愛自己的孩子。
morning-4411421_1280
2
過度疼愛別人家孩子
會讓自己的孩子心有芥蒂

這個場面你一定見過,父母在眾人面前,把自己的孩子跟兄弟姐妹家的孩子作比較:

“看你姐姐,考試考第一名,舞蹈彈琴也是樣樣精通,多厲害。”

“你家孩子真懂事,還知道主動打掃衛生,我家孩子就不行了,什麼都不會。”

有時候父母是謙虛,有時候是為了讓對方高興,可無論出於什麼原因,在自家孩子聽來都是刺耳的。

孩子的自尊心是最強的,也最痛恨父母拿自己跟別人作比較。

在一檔電台情感節目裡,一個女孩深夜打來了電話,講述的內容讓無數網友感同身受。

她說自己的媽媽特別喜歡小姨家的孩子,對表姐幾乎是有求必應。

而相反的,媽媽對她總是很挑剔,也從來不會給她買她想要的東西。

比如她喜歡白色的衣服,但媽媽買了紅色,覺得紅色更適合她,再比如媽媽從不讓她捯飭化妝,卻轉頭給表姐買了一套化妝品。

在媽媽眼中,表姐比她更漂亮,更懂事,學習更好,曾經她也抗爭過,反對過,媽媽一氣之下把她的碗筷全摔了。

女孩總是懷疑媽媽不愛自己,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,至此,她與母親有了一條不可跨越的鴻溝。

有很多父母在這種事上拎不清,千人千面,就算別人家的孩子再好,自己的孩子也是有閃光點的。

分不清遠近親疏,只會讓自己的孩子寒心。

Advertisements

文章未完,前往下一頁閱讀

下一頁

1/2

- END -